十载锲而不舍 执着创新育人 | 记“厦工之星”高丽贞老师
更新时间:2021-11-03



图片
图片

工学院LOGO.jpg

厦工之星

2020 - 2021学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丽贞,厦门工学院副教授,2010年8月入职,2015-2020年担任电子信息工程系系主任,现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在校11年间,她爱岗敬业,潜心教学,荣校爱生,先后被评为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获本科合格评估突出贡献奖和品牌专业建设贡献奖。

图片
图片

2010年8月入职后,高丽贞成为厦工的一位专职教师,11年的厦工岁月,她兢兢业业,致力耕耘育人,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人:她事无巨细,专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以创新的工作理念坚守主责主业,获批福建省一流本科线下课程1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


一堂课:用“较真”保障教学质量

“课堂大于天、育人重于山”,在每学期的繁重课业任务下,高丽贞精选教学内容,严格把关教案,尝试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打造含金量高的优质课程。以《感测技术》为例,她采取“项目式”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精心设计4个传感器应用项目,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提前发布项目任务,学生通过观看资料,在课前完成测试,教师按完成度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调整线下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她还创新教学考核方式,每个分项目的成绩由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和互评成绩组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图片

高丽贞院长指导学生实践

输出知识是对内化的检验,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以教为学,从2019年开始,高丽贞尝试引进“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老师”。讲课前,学生需要收集大量的素材、数据,看文献和最新资料,做出系统论证和讲解。这种翻转创新对学生要求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如果想“接住”学生抛出的前沿问题,老师必须时刻更新和完善已有体系。现在课堂效果逐渐显现,学生的内驱力增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表面学习为深度学习,参加学科竞赛的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图片

高丽贞院长指导学生实践

除了利用有限的课上时间与学生交流外,高丽贞还通过“第二课堂”搭建与学生交流的平台。电子科技协会是由全校电子科技爱好者自发组建并以实践为主的协会,作为指导老师,她通过创新,精心设计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每年与学生一起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如纳新、承办省级或国家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及义务维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强技能,共成长。


一颗心:用“正向”树立行为榜样

担任系主任和执行院长期间,日常事务千头万绪,作为电子信息学科建设主要负责人之一,高丽贞常说:“以身作则胜过一切,胜过任何的语言的表达。自己是厦工最平凡的一员,为百年名校出一份力是职责所在。”

经过多年的沟通磨合,高丽贞与各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师加强对接和反馈,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形成了以比赛促教学、以比赛促学习、以比赛促实训、以比赛促创新创业的教学特色,主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实验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和后期建设工作,获得一致好评。在校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中,从比赛报名到学院内部的择优推选,再到省赛前的磨课安排,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助力院里教师在省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图片

高丽贞院长带领学生参加比赛

成绩的取得与日积月累分不开。高丽贞牵头修订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的教学行政事务管理,梳理各项事务处理流程,确保教学秩序、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纵然每天的工作任务繁重,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还要兼顾好家庭,但高丽贞却能时刻保持充实饱满的良好精神状态,她的心法是:不抱怨、不纠结、不计较。自从在学院里树立了正能量的榜样,学院老师们也感受到了高丽贞的元气满满——大家纷纷学习她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用爱用心潜移默化指引学生。


一生情:用“无私”书写大爱无疆

高丽贞爱学生是出了名的,她认为学生与老师之间应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一句朴实的话体现出她服务学生的意识:“学生找老师签字,如果当下签不了,老师要解释清楚原因;处理不了的可以上报,要给学生指一条路,不要把路堵死。”

她常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在学生成长成才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们说,高老师会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对同学们的情况也很了解,会给同学们安排座位,有特殊需求的也会根据需求划定位置,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高丽贞还用她女性特有的敏锐和智慧帮助困难的同学:她曾遇到几位“特情”学生,其中一个女生身患抑郁症,然而家境本身就拮据的家人已经没有金钱和精力去陪伴孩子了,高丽贞得知后,特地安排辅导员陪学生做心理辅导,用包容和柔情温暖学生,集合更多的力量帮助抑郁的女生度过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刻,令人欣慰的是学生的抑郁症之后再没有发作。

图片

高丽贞院长指导学生实践

高丽贞深知学生与母校永远都彼此牵挂,一日厦工人,终身厦工人。有一位毕业四年的学生被派往非洲工作了几年后想申请日本的学校继续研究生深造,但毕竟毕业多年,人又在国外,回母校办理相关申请文件和手续不现实。但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高老师后,高老师二话不说,热心地帮他去各个部门办手续、领校徽、为成绩单盖章,找到学院的老教授写推荐信,还委托英语系的老师帮他翻译成绩单,最后这位毕业的学生终于顺利申请上了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对母校和高老师感激不尽。

图片

“德为师之本,师以德为先”,一寸光热,三尺讲台,坚守十余载,高丽贞以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培育学生的工作中,厚植了教育情怀,彰显了一位教育者的底色,她情撒厦工,包含育人情怀,用创新和奉献,用教育艺术和教育精神书写了“厦工之星”和奋进之笔。

END

来源:厦门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