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我校教育改革进程中,“全员育人”已经开启,全体厦工师生正以主人翁、参与者的方式见证新的历史。即日起,开设《燃灯者》专栏,回眸过去,聚焦未来,点燃智光。
教师——朗朗光照,“燃灯者”,是每一位普通的厦工教师,他们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像一束光、一盏灯,温暖学生,照亮前路。功成不必在我,是“燃灯者”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是“燃灯者”的追求,他们于黑暗中播撒一片光辉,增添一抹亮色,用情操、用信念,用奉献精神,用拳拳爱心,在三尺讲台发光发热。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一代代的厦工人,正用“明志 博学 修身 力行”共同构筑一所大学的底色与精魄。五馆十园皆风景,孔子广场共书声,良师,就在每个厦工人的中间。
在李德文董事长和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燃灯者》专栏开设,并得到了学校教务与招生处和人力资源处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定期与您相约,向厦工最优秀的教师们致敬!
谢鑫泉,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主讲《中国园林史》《外国园林史》《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课程。入职厦工近六年时间,他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积极开展和探究四维5G式课堂,用严谨细致的学术态度、投身一线的育人热情和高妙巧思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门”、看见“景”、领略林木造景之美。
近年来,谢鑫泉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其主讲的《中外园林史》课程获得第一、二届“福建省移动教学大赛奖”,于2018年入选“福建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2019年入选“福建省一流线上线下课程”,并于2021年获得“国家一流线上课程”推荐;2021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著1项,出版《中外园林史》教材(副主编);在诸如艾景奖、园冶杯、包豪斯、中水万源杯等国家国际大赛中页屡获殊荣。
01
“宝藏老师”从扎根理想到不断精进
早在成为厦工教师之前,谢鑫泉在行业深耕了六年,获得中级工程师、BIM项目管理工程师和国家注册建造师资格,积累了丰富的景观设计经验,项目案例遍布厦门、福州、漳州及内蒙古和广东等地,他长期担任主创设计师、园林历史顾问,在风景园林设计及施工方面具备实践优势。入职高校,是谢老师在读大学时就萌生的职业理想,这既是他的兴趣所在,又可以进行知识输出,与学生共享成长的快乐。闽南古建筑燕尾脊起源、闽南园林生活环境与生态理念、闽南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他的研究兴趣,在古建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和“记住乡愁”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极强的人文价值。
谢鑫泉老师与学生在一起
园林景观设计在理念传承、思维创新的基础上,要求与时俱进,在课程设计上亦需要优化创新,谢鑫泉根据专业特色,探索出线上和线下混合课程的转变运用,混合课程有“三个翻转”:“师生角色翻转”、“室内室外翻转”、“虚拟现实翻转”。他还开展实景直播授课,致力于开展新型的教学研究:在校首创“四维5G式”新技术、立体化、信息化、场景化课堂,研究“快乐学习”、“随时学习”、“闯关学习”、“角色转换”新课程模式,利用“跳出室内”与“虚拟场景”结合模式授课,达到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教学目标。
谢鑫泉老师作品介绍:深圳能源电厂景观设计为现代极简主义风格,项目充分融合企业文化和工业元素,形成“一心四园九趣”的整体布局。
不站在时代前沿,就不能回答时代之问。2016年,有一次,学生问过一个关于模型动画软件的问题,“难倒”了谢老师,这是不同于CAD 、Sketchup 、Lumion、Adobe Premiere等制图软件的Revit,Civil ,谢鑫泉研究后发现,行业内已有多人实操这种BIM体系的新软件,但是高校老师对这种前沿的软件反而知之甚少,他第一时间开始自学,着意优化知识结构。
借参加福建省“移动教学大赛”的机会,谢鑫泉敏锐地发现线上课程是期待中的新教学方式,他以创新为教法,以自新为教仗,让技术手段和教学理念紧跟未来发展趋势,与新理念、新思维、新课程同步,回应时代关切,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把日常教学变得更具前瞻性。
02
“园林导游”从情景交融到置身其中
绿色环保和生态概念已经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同,园林绿化行业被认为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就业前景乐观。谢鑫泉认为园林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既需“专精特”,又要“多面手”,懂绘画、建筑、植物、环境生态的同时,还得会电脑制图,会看工程图纸,也正是这个专业的“杂”造就了它的趣味性,学生们说谢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谢鑫泉作为厦工青年教师,用充沛的精力、生动的教学和对“美”独特的感悟,带领学生沿着科学的道路进行一场“学术旅行”。
谢鑫泉老师带领学生调研考察
天人合一、因借之巧、以美为媒这些词都彰显了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正是基于此,谢鑫泉经常鼓励学生们多走出去对话外面的世界。外出调研优秀建筑、参观艺术展、调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往往一天下来,师生的运动步数均在25000+,坚持的动力是热爱,有同学笑言自己是一本活动的“城市旅游指南”,而谢老师正是那位健步如飞的“领队导览员”。
园林史课程的传统授课方式是平面加图片,看静态图较为枯燥,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空间感知力和学习兴趣,谢鑫泉发挥理工科教师的逻辑优势,创新性地把时间轴拉开,让传统的三维xyz轴加一条时间线升格为四维,用四维技术体现空间和场景。比如从夏朝到现当代,从春天到冬天,园林气质不同,形态各异,学生从中能更直观地体会时间的变化。中国现存园林基本是明清园林,遇到已湮没在历史中的名园,谢鑫泉则尝试采用数据模型和实体模型来处理,先树立主轴,主轴上分出许多“支轴”,轴线再分出小纵线,模型均属于不同历史朝代,当模型转场时,相当于“穿越历史”,手指哪边就教哪边,在720°场景里进行3D立体化授课,情景交融,起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03
“辛勤园丁”从以师为训到以生为本
谢鑫泉曾说:把学生培养成师弟妹,成为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和博士,是相当有成就感的,因为这是进取精神的延续。在讲好中外园林故事的同时,一个个考研案例也记录了他在教学路上的不凡成绩。他将自己本科、硕士一路“不畏艰苦、追求卓越”的经历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少走弯路。他认为教书育人应区别于管理学生生活,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眼界和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潜。
谢鑫泉老师辅导考上研究生的第一批学生
2016年莫兰蒂台风袭击厦门期间,不少学生边抗灾边准备考研,争分夺秒,一刻不停,谢鑫泉和另外一名老师冒雨连夜指导4名学生画图,辛苦的付出得到回报,最终有3名学生考取园林专业研究生。2014级的一名学生在考研过程中,缺乏自信和动力,担心竞争不过名牌大学学生,谢鑫泉了解情况后,陪他在教室谈天,从个人考研过程中的遗憾、失败、收获,到研究其他高校考研学生的水平,列举了读研和就业的利弊:收入对比、能力提升对比、出路对比、风险对比,并综合判分,4个小时的交谈过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犹豫,起早贪黑复习并最终如愿“上岸”,2021年研究生毕业后也成一名园林教师,从谢老师的学生转化为同行,他只用了三年多,从此人生大不同。
实践最能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谢鑫泉暑假带队去武夷山实习时,要求学生自己做导演、做演员,独立进行配音、拍摄、剪辑,录制武夷山的特色和艺术精华,学生们为了圆满完成任务,需提前了解武夷山的历史沿革和风景区的营造特色,把景观园林专业以及延伸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主动拓展思路,形成多维度学习效应,把有形和无形的景致“密码”凝聚提纯成武夷山艺术文化的结晶,呈现出的作品超过预期。另外,全国各地的学生在放假回乡时,谢老师请他们录制当地的知名园林解析视频,分享到班级,并鼓励他们上传到自媒体平台展示自己。这些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将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亲身体会,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谢鑫泉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不断努力,常态化实践教学取得明显成效,与我校“卓越”学科建设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不谋而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种实褎,实颖实栗,一花一木一世界、一山一水一乾坤,谢鑫泉坚持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特色,坚持创新课程体系,坚持艺工融合的教学模式,让理论“顶天”,让应用“立地”,为服务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为助力实现美丽中国,贡献厦工方案!
来源:厦门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