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我们面对的共同问题——我的教师观|苏涵副校长在“强师计划”专题讲座上的主题演讲
更新时间:2022-04-12
图片


4月8日,厦门工学院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第二期“强师计划”专题讲座,苏涵副校长发表《如何认识我们面对的共同问题——我的教师观》的主题演讲。


Xiam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图片

如何认识我们面对的共同问题

                  ——我的教师观

苏涵 副校长

引  言

最初,学校给我安排的培训内容是“师德师风”,我想还是具体一点好,就改为 《如何认识我们面对的共同问题》这样一个题目,并以此来说明“我的教师观”。

我从教44年,一直努力地想做个优秀教师,却又同时是一个“离经叛道”、坚持自我主见的教师,但我和大家一样,从过去到现在都面对着许多共同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认识?如何面对?我和大家交流交流。

而我讲这些,不是说教——因为任何关于师德师风的说教都是空洞的;也不是自以为是的经验表述,因为适合自己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别人;我们只是讨论。不过在讨论中,我有着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价值取向。我甚至自信地认为,这是一个教师应该坚持的立场,应该共同拥有的价值取向。

图片

1

机遇与我们的职业选择


虽然我们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教师,但是,我们各有各的从教道路和处境,也各有不同的认识,而我,从一开始选择了教师的职业,至今从未动摇过,生命里也打上了深深的教师的烙印。

很多年前,有一次在火车上,对面坐着一个衣着华丽的女子,偶然聊了几句天,她就说:“你是教师?”我反问:“你怎么看出来的?”她说:“从你的言谈和衣着可以看出来。”我故意又说:“从言谈观察,我觉得认可,可是从衣着你怎么看?”她说:“你穿着西装,但是面料、做工质量和品位都不怎么样,应该是教师。”我哈哈点头认可。

图片

还有一次,偶然接了一个女子打来的电话,问:“你是XXX吗?”我回答:“不是,您打错了。”她挂了电话。可是,一会儿又打过来了,说“您是老师吗?”我说:“是啊,你怎么知道?”她说:“听您电话里的声音很好听,我猜您是个教师,能和您多聊几句吗?”我说:“可以。”就聊了一会儿。没想到她又说:“能拜访您吗?”我犹豫了。最后说:“那好吧。”见面之后,聊了什么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她最后说:“我是做金融的,我现在想的就是怎么多赚钱,和你想的不一样,看来咱们不是同路人。”此后,就不再来往了。

这两件事,至少说明:

1、教师生涯、教师职业在我们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你的举手投足,你的思维方式与表达习惯都有可能是“教师式”的。

2、“教师式”的习惯与特征又使我们拉开了与其它职业人员之间的距离,特别是拉开了与官场、与世俗社会、与江湖人生之间的距离,这是我们的标志。这样的标志,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整个人生走向,而且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我们“确认”自己的依据,我们的骄傲与自卑、放纵与谨慎,潇洒与拘谨,乃至于我们个人化的家庭生活都与此密切相关。

由此,我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首先是如何认识我们的教师职业?

图片

一提到教师,人们总要冠以种种崇高的荣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等等,特别是人们还喜欢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来解读教师的崇高, 但是,我一直不认可这些说法。而且,我也知道:我们老师所特别关注的并非这些,而是自己的当下以及自己的未来发展、未来生活。特别是现在的年轻教师,在生存处境与发展条件都存在着太大的问题的时候。

我不妨结合自己的体验做一个这样的反思:

我当年选择了师范院校学习,毕业后又自然地当教师,确实至今没有动摇过,没有后悔过,但是,经历是非常艰辛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当教师的时候,最大的特点是清贫。而清贫是从文革以来,教师们共同的境遇。我记得若干年后,我的一位老师,后来的系主任曾回忆他在文革中间有一次过年,两个孩子,一家四口人,搜遍了所有的抽屉,搜出一块八毛钱,买了一点面,一点肉,勉强给一家人吃了一顿饺子。就是到了我当教师的八十年代初期,教师仍然是非常清贫的。但那个时候,再清贫,也是一心一意地读书、备课、上课,又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到了九十年代之后,教师的地位略有提升,工资也在不断增长,但是,高校教师都面对着如下的巨大压力:

1、教学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日益增加的压力;

2、科研要求量化并且日益增加的压力;

3、世俗生活需求不断增加的压力。

图片

压力之下,我们只有拼命地工作。我仅讲一点:九十年代的时候,来自于社会的赚钱机会也多起来,我们系当时是山西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考单位,于是就借自考辅导赚钱补贴家用。我常常是在学校上完一周的课之后,周五下午出发,到外地去上辅导课,周六、周日,每天八个小时,周日晚上再坐车大概凌晨回到学校,第二天周一,继续上课。有时候上课上到嗓子沙哑得根本说不出话来,一边吃西瓜霜,一边拼命地往出吼。但是,由于每天有300块钱的纯收入,就硬扛着。有一次,是从长治上完课,把600块钱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坐着带篷布的卡车回临汾,车上还有几个鬼鬼祟祟的陌生人,一路上困得想瞌睡,又不敢瞌睡。到现在还记得车在太行山曲折的山路上行走时,车灯照过的路旁小树的情形,还曾经想一个哲学问题:在我看到某一棵小树的时候,我盯了它几秒钟,那一刻,我们相遇了。然而,一闪即过,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它,而它却一直站在那个山头或者山坡上。这么想着,到临汾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而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高校教师逐渐地被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量化要求紧紧地束缚住,特别是近十年来,这种压力已经完全地非理性化了。再加上生活成本(住房、子女教育成本)的日益加大,确实让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处于焦虑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少老师一方面觉得当一个教师还是不错的;另一方面却觉得教师当得心累。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认识这样的局面,该怎样认识我们的职业选择?

首先,我一直觉得“职业规划”和人生的不确定性之间往往是冲突的。人生可以梦想,可以有自己的设计,但是,绝大多数人很难按照自己的设计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因为:

1、我们的人生和社会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社会的不确定性发生时,常常会碾压我们的本来设想。

2、在人口激增,工业技术迅猛发展,而社会经济又不断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不仅社会能够提供的总体就业岗位大大少总体的岗位需求,而且,即使你可以找到赖以生活的工作,也不一定能和我们的兴趣特长、理想初衷相对位。

3、当我们寻找自己理想中的职业岗位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适合于那些岗位的要求。我认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教师。

所以,我不认为,当了教师就说明教师是你人生最佳的选择,就是你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职业。

当教师可能有如下不同的选择:

1、喜欢,心甘情愿地选择;

2、机缘巧合地当了教师;

3、无奈,为了一份职业,纵然不愿意、也不适合,还是当了。

图片

当然,从目前情况看,当教师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反观我们的教师职业选择,我觉得不是一个我选不选,我喜不喜欢的问题,这期间包含了太复杂的因素,也有太沉重的生存考虑。

所以,我们必须理清这个现实背景,然后再去考虑其它问题。

其次,我很庆幸,当年想当老师竟然那么容易地如了自己的愿。当教师这么些年,清贫、困难、辛苦一直伴随着自己,但是,也努力地坚持过来了。有时候,我也开玩笑地说:我宁愿时光倒流二十年,再从助教做起,然后一步步地再做到教授。我甚至错误地幻想:我现在一年发三、四篇文章应该没有问题,让我再从助教做起,可以用十年到十五年时间达到一般学校对教授的科研需求,很遗憾,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了。

由此,我又想:我们人生的机遇,我们所得到的待遇,以及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境遇可能有所不同,时代变了,一切都在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在改变,我们的教师观也必然有所差异,但是,如果抛开这些因素,是否可以找到我们共同的东西?

那就是:不论我们因为什么,也不论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教师的,我们是否认同自己的选择,我们又该有着怎样的职业行为?有着怎样的教师心境?

这是我下边要讨论的重点。

2

教师人生的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


图片

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也必须是教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长期以来,社会对于教师有着共同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期待,这不仅形成我们这个职业的荣誉,也形成社会衡量我们的标尺。

在古代,最著名的关于教师的论述,大家都熟悉:

扬雄《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

韩愈《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陈永明的《现代教师论》中这样界定“大学教师”:

“大学是国家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大学教师是这一最高机构的‘第一要素’或主体力量。”(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7月第1版)

但是,这些年,我们会经常看到有关教师违背师德的报道,而这种报道还特别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批评。为什么有些事情发生在教师身上的时候,社会就会给予特别的关注,批评的声音也特别尖锐,就是因为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与我们认识自己的人生状况密切相关。

图片

(一)教师的职业特性与生存困境

职业特性:

1、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2、专门活动的独立自主性

3、富有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

4、终身的在职学习

我认为:现实中的教师其实是处于一种很深刻的困境之中。

1、荣誉困境

大学教师不仅有各种职称,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名份:长江学者、闽江学者、泰山学者、潇湘学者、人才工程人才,有的省里还有省直管优秀人才等等,有不少人的名片上还印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等。这些荣誉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整体荣誉感和社会地位,但也同时对整个群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

2、工作困境

大学教育本来是极具个性化的教育,不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存在极为突出的个性化色彩,不如此,就不能成其为大学。但是,在工具理性的时代,这种本来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工作往往被规范所束缚,被并不合理的竞争指标所制约,大学教师往往是在艰难挣扎中工作。

3、行为困境

大学教师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也受到更多的约束。

4、待遇困境

我们看到现在不少高校引进教师都给予比较优厚的待遇,甚至于非常离谱的畸形待遇。十几年前,有个上海一家大学的教授,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幢别墅,他自豪地说:“这样的别墅,教授不住谁住?”但是,大多数青年教师生活仍然比较艰难。冷暖自知,不用多言。

我讲这些困境,并不是想要抹煞我们国家发展教育的努力,而是想客观地分析我们的工作与生存处境。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英国人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为师之道》中说:

“我们必须承认社会对教师职业始终抱有一定的偏见,认为没有本事的人才去当教师。”

“教师在和同龄人交往过程中,必然接受一个现实:他们与主流社会有些格格不入,在别人眼中是令人讨厌的家伙。”

“教师不可能积攒下大笔财富.....”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5年1月出版第46、49、50页)

我有时候就有这种明显的感觉,特别是在社交场中,总显得落落寡合。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又能否破解这样的困境?

我认为: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时又拥有特别的才华,可能在最后才可以突破这样的困境;有的人剑走偏锋,用别的方式谋生,也许可以突破这样的困境,但是,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教师在客观上都很难突破这样的困境,我们只能够靠我们的意志、精神和智慧去突破它,去赢得我们自己的人生。不论是怎样的选择,也不论有如何的境遇,当我们成为教师以后,这个职业必然要求我们具有特别的精神,特别的情怀,特别的智慧,不然,我们便无以承担教育人的责任。

图片

作为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我们精神、情怀、智慧非常之重要。我们来看看可以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图片

(二)自我追求与有限满足

作为教师,必须有一种自我追求的精神;也必须明白任何人的满足都是有限的,我们也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有限地满足自己。

所谓自我追求,是说我们从事这个职业,就应该有一种积极向上、持续不懈的追求,不是为了别的什么政治目的,而是为了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首先是为了谋生,不谋生,生命就无以寄托。在正常状态下,能够谋生了,才能再去讨论精神的追求,审美的需要,格调的高远。

同时,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不是别人强迫你做的,如果你不愿意了,随时随地都可以放弃。如果你不决定放弃,那就应该自觉自愿地向着一个日臻完善的目标前进。

这是我一直以来奉行的一种原则,或者说是工作理念。有一天,我随意写了这样一段话:

图片

不少人很感兴趣。我认为我只讲了一个真实的道理。那么,既然如此,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并且不打算离开的话,我们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做好它。

所谓有限满足,有两个明确含义:一个是,一般来说,当教师不可能在物质上极大地满足我们,不可能的;一个是,当教师能够满足我们的是特定方向上的,比如说,我们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时的精神满足感,我们教育学生时的获得感,以及我们从事具有创造性工作时的自我欣赏感。

什么是自我欣赏感?

读书时的悠游,

写作时的愉悦,

教学时的共鸣,

交流时的快乐。

图片

读书时,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写作时,我们激情满怀,欣然命笔,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与见识;教学时,我们雄辩滔滔,纵横捭阖,激发着学生的共同思考;交流时,我们真沉坦荡,倾情关爱,付出我们应有的智慧与担当。

这种职业感确实是很特殊的。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过去,经常遇到一些做了中学教师的学生,往往会说:“苏老师,我们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学习您讲课的情形。”还有一个后来从事媒体和影视工作的学生,私下里跟同伴同学说:“我的古典文学修养大半是从苏老师那里得到的。”

这就是我们的有限满足。而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体会欧阳修在《秋声赋》里所说的: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这就是说:知其所止,明其所得,不求无义之利,不谋虚妄之福。

图片

前几天,跟几个人去看房子,海滨小区,大边套,入门三层,落地大玻璃,宽阔海景,书房、卧室,阳光充足,确实心里羡慕,甚至恶毒地想:这样的地方为什么不是我们这些人住?但是,回头一想,得1500万,你有吗?还是回到自己的窝里吧。我写过这样一首诗:


五年写照

2001年4月到集美大学,至今将及五年。

一把破椅半壁书

满桌晨阳伴鸟呼

大著只借灯下看

小诗常凭月中读

偶来知己相亢言

妙语随茶亦连珠

夜半倚枕听天籁

似见中原雪飞舞

            2006年11月26日

 

我一再讲,我也希望有很好的物质享受,并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写写文章,读读书,练练毛笔字,学习画画等等,以此安度晚年,但是,一辈子当教师,没有这个可能了,只好安居乐业了。

我们大家都熟悉刘禹锡的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我觉得,不论我们的人生可以获得怎样的物质条件,只要我们是教师,都应该有这样的心境。

 

(三)规则运用与超越规则

这是我们当教师一生中必然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现在的文化环境之中。从大局面来说,现今的教育管理越来越工具化、数字化,教育管理部门为我们制定了许多的规则,我们必须按照这些规则去工作,去发展,去生存。这当然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所面对的规则有几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制约性,二是繁杂化,三是失当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

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教师的工作虽然也必须有规则,但是它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由性,这是学术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民国年间,北大一位教师第二天一早要上课了,学生到了教室门口,看见门上贴着老师的一张便条:“今天读书没心得,不上课。”这在今天肯定是重大教学事故。

我们现在教学任务有量化标准,教学内容有大纲规定,教学档案有严格要求;晋升职称有硬性条件,等等等等,一切都得在规则之中运行。甚至于那一节课上教材的那一节都得按规定来。

董云川在《江苏高教》2022年第3期发表《大学师生情态的变化: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中说:“被安排的工作内容,被规制的竞争方式、被训练的项目申报套路、被指南的科学研究逻辑、被框定的教育教学过程、被引领的课程教学方式……与此相应,好奇心大幅退位,探究意识整体削减,面对集体无意识的默认,对平庸泛滥言行的容忍,对规定动作的认同则同步渗透至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该如何面对?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给所有的职业制定规则是必须的,不论规则制定得是否合理,我们都很难超越于它。而规则的变更与改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那么,我们是否应该:

1、顺从规则;

2、适应规则;

3、超越规则。

顺从规则是在无法回避情况下的必须选择;适应规则,是让自己尽量按照规则要求去做;超越规则是在适应了规则之后的自由运作。

比如说:教学规则问题,确实有许多不合理的规则,但是,你必须适应它。适应了,你才能寻找自由。

再比如说,评职称的规则。制定了许多只看数量的所谓硬件标准,那你只有努力做了,达到了,超过了,你才有自由。痛恨,埋怨,消极对待都没有用处。在规范的约束中自由潇洒地工作。当然,我们期望不合理规则的改变。

我有一个老师,搞古典文学研究很不错的。但八十年代刚刚恢复职称制度的时候,他还是文革之前的讲师,要评副教授,条件完全够,但必须自己先申报,他说:“评职称哪有自己申报的,我不报。”结果,不如他的评上了,他没有评上,又很生气。第二年又评,他还是坚持不报,又没评上。第三年,他还不报。他夫人只好代他填了,他评上了。

但是,在这些规矩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先去适应它,并在适应中超越它。

 

(四)未能免俗与超越世俗

过去,当教师虽然清贫,却往往会觉得清高。别人也会认为你清高。而清高在世俗眼里并不包含认可的意味。“百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

 

“清高,这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如今已难见踪影。

“清高——心有大志,不会阿谀奉承,道德、思想上的追求者。不追求物欲,有骨气,终身探索真理,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1、指人品纯洁高尚,不同流合污。2、指人孤高,不合群。

邹韬奋《学校与商场》中说:“一般人都承认教育是清高事业,也是立国之本。”

 

我也曾经“清高”过一阵子,甚至狂言,“瞧不起那些巴结逢迎的人,我要是去巴结逢迎走后门,肯定比他们走得精彩,只是不屑于那样。”但是,现在物欲横流,信仰式微,清高反而会被人瞧不起,于是,我们就我们都“未能免俗”了。

图片

“未能免俗”,这没有错。我们同样有七情六欲,我们同样需要养家糊口,我前边说特别希望有一座海边的大房子,或者在山边上有一座小院子,读书、种菜、写诗、作画,假如有机会,一定不会放弃。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实现了。如果我们在无法实现的时候,沉溺于其中,我想获得的不见得是理想的效果。因而,我想,我们又应该一定限度地超越世俗,保持一点知识分子的清高之气。

比如:有限度地为自己营造一种读书做研究的氛围;

比如:有意识地与过分世俗的场景拉开一点距离。

再比如:在理想、情操、行为上保持自己的清醒与独立。

 我无权干涉别人的思想与行动自由,但是,我觉得读书人如果过分地沉溺于世俗逢迎之中,或许也获得了一些世俗的利益,但是,最终不见得都是好处。更何况,如果大学教师都世俗了,那不仅意味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高地的坍塌,而且,也意味着教育的彻底陷落。

由此,我还想说一个具体的问题:工作地点的选择。我的想法是离开家乡,至少不要沉溺于原乡生活的世俗牵绊之中。

我遇到过不少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我总是劝人家,不要回到原地,至少到邻县去工作。为什么?两点原因:

1、离开家乡在异地工作,可以有不同的心境;

2、可以减少世俗人情的牵绊。

我们这么说似乎有悖人之常情。人都有故土情结,我以前有个老师,北京人,到山西工作,一直想要调回北京,总不能实现。他说:“每年回家探亲,走到石家庄时,心想,就是调不回北京,调到石家庄也好。又过了好些年,石家庄也去不了,到了太原,心想,调到太原也好,总比在临汾离家近些。”这就好像唐人刘皂《旅次朔方》里说的:

 

客舍并州数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过去,交通、通讯不便,又不能随意调动,(高校教师的调动要经过省教育厅批准)所以,有许多难堪之处。而现在,交通、通讯如此方便,还是离开家乡为好。文革前,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南方的到北方,北方的到南方,南北的都去边疆,非常好。我曾经想写一个中学教师地缘大交流的建议,也是出于这样的思考。    

我当时之所以离开山西, 此事还有一段插曲:2000年想要离开时,先选择的北方学校,但北方学校都要正式调动手续,而本来的学校不让走,不给档案。得知遥远的厦门可以重新建档,却有点犹豫。恰好,拿到一位书法家给我写的字。他曾问我喜欢什么内容,我就说:“苏轼的诗词吧!”没想到,他给我写的是苏轼的《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野水参差落涨痕,  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我觉得,好像冥冥之中在暗示我到南方去,于是,我也没有提前考察,2001年4月27日,我一个人带着行李,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就来上班了。

到了厦门,满眼绿色,就在琢磨“家在江南黄叶村”如何应验?“江南”肯定是长江以南了。那“黄叶村”在哪里?后来发现,学校在集美学村,“村”也有了。再发现厦门的树,冬天不落叶,春天落叶,落起叶来,也满地金黄。这“家在江南黄叶村”全对上了。

再后来,问津园边上那个“孤舟蓑笠翁”雕塑底座要配诗时,我又推荐了这首诗。

我的生活比较简单:不抽烟、不喝酒、从来不去KTV、不做过分应酬,没有碰过麻将,还有一点:喜欢工作,不喜欢放假。但我也未能免俗,只是想在这滚滚红尘之中保持一份自我。

厦门是个好地方,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们在这里生活、工作还是不错的。

与此相关的话题还有,我一直认为,教师虽然“未能免俗”,但又必须是“性情中人。”

“性情中人”是感情丰富、率性而为的人。《晋书·王衍传》中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我们与世俗生活拉开一点距离,但我们又是“情之所钟”的人,我们对家人,对国家,对学生都必须有着一份深厚的情怀,不然的话,我们做不好教师。

 

(五)进入状态和追求心境

我和大家一样,在过去的教师生涯中都有过迷茫、困惑、不满等等心理,特别是不满心理是最为普遍的。

不满待遇,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

不满制度,觉得管得太严、太死;

不满领导,觉得不顺心,不顺眼。

我以为,这都是正常的,而且是有意义的。因为,没有让所有人完全满意的现实;而某个范围里的人对这个范围的不满又是推动改革完善的重要动力。

但是,我要讲的是:不满归不满,当我们不打算改变自己的教师身份,不准备变化自己服务社会的谋生方式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让自己进入状态,并追求一种心境。

进入状态,就是进入并沉浸于当教师的心态,读书、上课、做研究,总是思考这些问题,总保持激情地投入,许多时候,做的梦也是关于教学的梦。在教学楼漆黑的楼道里上高爬低,就是找不到教室。或者进了教室发现自己没有备课,于是乱讲。

追求一种心境,那最主要的应该是积极而从容的心境。积极就是前边说的进入状态,从容就是从容面对教师生涯中的一切,从容地读书学习,从容地培养学生。

图片

现在整个社会,特别是高校教师中普遍弥漫着焦虑情绪,教学的焦虑,科研的焦虑,生活的焦虑,这种情绪的形成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何化解焦虑?不必期望于管理制度与坏境的改变,而应该期望于自身心境的改变。

过去,高校里流传着一句话:“先评教授,再做学问。”这是不对的,学问还没达到水准,怎么当教授?但是,它又是真实的。因为,我们职称晋升的硬性条件是几篇文章,几个项目,而这些并不完全与学术水平划等号。所以,很多人就想办法先满足这些硬件要求,教授评上了,再静下心来,从容做学问。没想到,后来,许多学校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续聘”条件,“续聘”期间也要做论文、拿经费等等,现在还有了续聘退步,高职低聘的土政策,于是,继续焦虑。

我们大约不可能逃脱这些方面的影响,但我们应该为自己摆脱困境去追求建立一种心境。

于此,我不赞称“躺平”的心态,更不主张教师存在“雇佣等价心理”。所谓“雇佣等价心理”,就是你雇我来任教,出多少钱干多少活。从逻辑的角度看,这没错。但是,不符合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观。

我不愿意用榜样来说服大家,但我实在是特别钦佩叶嘉莹先生。教学,就是她唯一的人生追求,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古典诗词的教学,晚年,将自己积攒的3000余万元存款全部捐给了南开大学。《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给叶嘉莹先生的颁奖辞: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我不是她的弟子,但有幸听了她几节“跑野马”式的课,看到她 一根粉笔,一块手帕,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风采。我还在一篇

文章里谈到,当北师大校方让她填教学计划表的时候,她苦笑着说:“我在世界各地教了四十年大学,从来没有填过这个玩意。”回国之后也四十多年,她是“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总之,教师生涯的现实并不像我们最初期望的那样,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弃自己的期望和追求。即使我们做不到叶先生,也可以做一个有追求、有境界的自己。

图片

我们在建设优质的教育文化,而优质的教育文化首先是我们教育者一定要有真正优质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有着执着的人文情怀,使我们能够走出冰冷的管理制度,在温暖的内心用热情教育我们的学生,用智慧教育好我们的学生。

3

我们如何把控现在的大学课堂


这也是我长期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大学越来越难教了,学生不喜欢学习,教学的管理要求又越来越繁琐,我们往往处于尴尬状态。

比如:

过去学生上课抢着坐前排,现在抢着坐后排;

过去上课学生记笔记,现在多数不作笔记;

过去学生好学好问,现在上课很少有人提出问题;

过去课后学生积极读书,现在读书的越来越少。

于是,我们生出了许多的管理办法:最突出的是考勤制,用各种办法考勤,前几年用花名册念,现在用手机扫码,更有甚者,许多学校采用监控+大数据的方法,对所有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监控,谁在听讲?谁在打瞌睡?谁在左顾右盼?

就此,我谈如下认识:

1、学生中普遍蔓延的厌学情绪,主要原因不在他们身上,也不在我们身上,但我们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因为我们没有把优质的教学送给学生。

2、我们在教学方面最大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有:

(1)缺乏激情投入;

(2)缺乏有价值的学问;

(3)缺乏有吸引力的教学。

图片

3、我们试图借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把学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上或者我们新的教学过程中,这是对的,但是,这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4、我们需要特别加强的是:广泛而深入地读书,独立自主地思考,富有创造性的建构,具有审美吸引力的表达。这些是我们把控课堂的关键。

5、现在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很难回到那个纯朴而密切的师生关系的时代,但是,不论如何,我仍然相信,当我们为学生真诚地付出了,一定会得到积极的回应。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学生眼里,我们仍然是他们的老师,而我们要想在学生的心里留下影响,最主要的就是课堂上的教学,学生们日后回忆起来,会说:“某某老师给我们讲过什么课,还指导过我,他是我的恩师,”也许会说:“某某老师给我们上过什么课,但是我不熟悉他,也没什么印象了。”甚至说:“某某老师啊!啊哈......”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不论风云如何变幻,守好课堂,讲好课,这是我们的本分,也是我们赢得学生的关键。

而最杰出的师生关系,是老师教出胜于自己的学生。这才是真正的师道尊严。

6、与此同时,我还呼吁加强基本的教学能力的训练,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在任何技术时代都是需要的,也是最关键的。

图片

我坚信,大学的课堂永远是人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课堂,不是技术的课堂。如果有一天机器人来代替我们上课了,或者我们都像机器人一样地上课了,大学也就就毁灭了,人类文明也将毁灭。物极必反,是自然规律。

我坚信,人类可以制造出更加有智慧的机器人,甚至可以像日本人那样制造一个机器人的“媳妇”或者“丈夫”,但是,那也只能是“工具”。人类不会让机器人代替自己的生存。我这一段时间在研究科技史、科技哲学,我坚信这一点。

4

在学术研究的路上


教师必须与学术研究相伴终生,大学教师尤其如此。就此,我想讲如下几点:


1、学术研究的价值认识

我们有必要指出一个现实中的认识误区:做学术研究就是报项目、做论文,目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按说:这样想也没有错。现在为评职称制定了一系列的硬性标准,不达标就没办法晋升职称。所以,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离标准还差一点;我今年应该够条件了。也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为了在权威刊物发一篇论文,所施出的种种手段。我看到过的有些手段可以说,有些手段,只能当做秘密,永不外传。这毫无疑问的是一种畸形的状态。但我们不能怨怪我们的老师,这样做也是适者生存,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我以为在这个非常真实的认识之上,我们还应该有更进一层的价值认识。

其实,我们的学术研究首先是与我们的教学密切相关的,它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我们一般所教授的中课程中的知识体系,都是过往的研究成果,但是,如果我们不熟悉,不深入了解,没有真正的个人体会,我们就没有办法把它讲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再选择某一方向,或某一问题深入研究下去,以期有所发展,即使是没有发展,换一个角度认识,换一种方法演算,或者寻找一个实际问题,再用已知技术去解决问题,也都是必须的。

我开玩笑说:我们大多数的学术研究并不能对真正的学术有所帮助,只能证明我们的学识和思维所达到的水平,这是一种给人看的“学术体操”。

做为一般老师,这个体操我们要练,而且应该尽可能地表现好一些。


2、学术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这是一个讲不清楚的问题。不同学科,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方法选择。我只是认为:

作为自然科学研究,在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进行实际调查,进行实验室实验等等都是必要的,但是,往往都会遇到瓶颈:那就是选择什么问题可以作,有价值;选择了问题又作什么,说明什么,我们有时候可能不太清楚,因而,可能形成研究上的盲目性,当然也会影响到学术质量。

这里,我谈谈田野调查与社会调查的问题。

田野调查本来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体验和记录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研究人的需求和社会构成。”但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所有领域,特别是在我们的基础理论研究力量不足的时候,社会的、企业的、人群的具体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无尽的研究可能。

第一次读到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时,非常惊讶。把社会学、人类学的论文写得那么精彩。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的博士论文,是通过调查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后所写的。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无穷的问题可供我们调查研究。2007年,我拿到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之后,到福建、广东农村调查,坐公交、搭摩的,甚至于步行在黄昏的田野里,在广东揭阳的铜盂镇参加他们的元宵节,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根究调查所写的论文获得了“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

在这里,我想说一点:搞自然科学的老师也要学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东西,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社会学的、经济学的等等都了解一些,可以使我们在选择上更加理性,更有眼光。

而从事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有一部分人是纯理论研究,即从大量的前人著作中寻找问题,寻找回答问题的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断或创见。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倾向于对实践问题的研究,我尤其主张多一些对实践问题的研究。

笛卡尔的《方法论》提到的研究方法是:

(1)提出问题

(2)进行实验

(3)从实验中得到结论并解释

(4)将结论推广并普遍化

(5)在实验中找出新问题

这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而笛卡尔科学思想最关键的一点是:质疑。就是他说的“怀疑是智慧的源头”。

图片

所谓质疑,就是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观点,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进行论证,最后作出自己的解释。

比如:关于课程思政问题,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但是,某些人所讲的“植入”法是错误的,它不仅强加于本来的知识或者思想之上,而且还容易使本来严肃的知识与思想的传播变得庸俗化,不可取。在自然科学来说,知识本身,知识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精神思想本身就是有教育意义,没有必要强加。在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所有内容的目的都是为了训练思想,培育心智,更没有必要加上思想政治的标签。这个现象可以写一篇文章,那就是《课程思政中思政介入的过度化问题》。

再比如:普通学校的互联网+大赛问题,我并不发对这样的大赛,但我也有不同看法,并写了《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年会宣读时,引起代表强烈的反应。


3、学术研究的态度与状态

作为一个经历了许多学术研究的过程,做了一些学术组织工作的人,确确实实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学术研究上,没有良好的态度,就不能进入应有的状态,不仅做不出成绩,而且一定非常痛苦。

正确的态度就是认真投入地去做,把它当做一种自自然然的生命的部分,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坚持不懈。

而应有的状态是:看见一个东西,读到一篇文章,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就琢磨能不能讨论,能不能研究。手下有文章不断地写着,外面有文章不断飘着,飘着飘着,有的落地了,那就是成果。

我讲过关于行车所见的一些思考:

比如:关于共同速度的意识与教育。在车辆如此之多的时代,行车应该有“共同速度意识”,这是群体素质的体现,也是交通安全的保证。但是,现在随意性的超速与慢速特别多,形成交通隐患,应该加强“共同速度意识”的教育。

关于红绿灯次第开启通盘设置的问题。现在的红绿灯时间好像是独立设置的,必然形成不必要的阻塞。如果将间隔、距离、车流量等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设置成次第开启,就有可能让一部分车辆一路绿灯地开下去,大大节省行车时间,减少交通堵塞。

关于交通模式与社会秩序的思考。公交模式与规范化的社会秩序;出租车模式与市场化的社会秩序;自驾车与自由化的社会哦秩序。不同秩序的利弊与和谐共存。

这些不一定都可以写成论文,我只是想以此来说明学术研究的思维状态。

现在文章发表比较难,因为发文章的人太多,那我们不仅要写好,而且还要注意投稿技巧,逐渐地,你就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了。即使有一天,你不需要再发论文了,你还在“研究”。

搞学术研究,撰写论文确实很累,但一定要想到:没有不累的工作,躺平是不可以的。

几十年前,我喜欢海阔天空地读书,什么好玩读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就读什么,就好像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有一年我从资料室里借过600多本杂志。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我很少看与题目关联之外的书,基本上是研究题目涉及什么书,就读什么书,逐渐地成了一种习惯。但是,不论怎么说,不读书,就不可能写好论文。

不读书,就无法进行学术研究;进入不了状态,也做不好学术研究。

我欣赏一种状态:西南联大的时候,一帮文学的、哲学的教授们在田埂上、防空洞里讨论学问,高谈阔论,旁若无人。南京解放的炮声中,宗白华先生还在静心的写他的论文。(《美学散步》)

图片

我们修炼不到那种地步,但我们也应该保持一种相应的投入状态。

5

我们与书斋外的世界


图片

知识分子往往还有一个矛盾:一方面总是想,给我一个宁静的环境,让我静下心来教书做学问,不问世事,所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但另一方面又最为敏锐的关注着世事的变化,特别是时局混乱的时候,甚至采取了种种行动。

我们都希望国泰民安,给我们一个永久的安宁的生活,一个静心的教书育人的环境,但是,很难。要么,我们必须面对大的社会变故;要么,我们必须应付行业中的或者单位内部的动荡,要保持心静就比较难。我们怎么办?

我个人认为:

1、积极关注书斋之外的世界;

2、适当表达自己的理解;

3、静心做好本分的事情。

图片

这几句话当然简单,但都有具体含义,不便作详细解释。

结  语

当教师这么些年,有过许多梦想:贫穷的时候,梦想过哪天不穷就好了;慢慢地工资多些了,也想过哪天有花不完的钱就好了,没有实现。厌烦城市生活的时候,梦想过,哪天去芙蓉镇那样的乡村中学教书,没事时到处逛游,傍晚回来时,灯光迷离的街角上有一个豆腐西施,宿舍的隔壁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同事。没有实现。退休之前梦想,退休后去老家的风陵渡中学免费教一个学期的书,只管我二面馒头、豆腐菜吃就可以了,没有实现。来到我们学校之后,曾经到周围村里去找没人种的地,想着租下来,白天上班,下班后种菜,晚上读书写文章,一周回家送一次菜,也没有实现。

遗憾吗?遗憾,但又不遗憾。人生可以有许多梦想,但梦想不一定都要成真。我们可以梦想功名,梦想富贵,而且可以大胆地去追求功名富贵,但是,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一定要坦然待之。这就用上了《孟子》的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当我们的功名富贵不可得的时候,我们也不放弃,也可以继续梦想,但我们不能放弃我们最为重要的价值:用精神和智慧教书育人。

谢谢大家!

图片
图片

来源:厦门工学院